文学时光机

栖霞山的秋月春风

2022-01-28 22:47:54 admin 9

栖霞山古称摄山,被誉为“金陵第一明秀山”。南朝时因山中建有“栖霞精舍”而得名。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栖霞山,其中乾隆六下江南,更是有五次驻跸栖霞山。栖霞山素有“六朝胜迹”之称,有“一座栖霞山,半部金陵史”的美誉。

古往今来的文人们来到栖霞山,总是会生发出许多感叹。有唐时灵一的松风静复起,月影开还黑”,有明代纪青的“倦来芍药花前卧,带雨鸣鸠过草庐”,也有现代文人的“古寺沉香慈善诵,晨钟暮鼓静清悠”。无论是古时还是今日,不管是和暖的春,还是凉爽的秋,栖霞山的一景一物总是别有一番意趣。

 

 

1921《游栖霞山记》齐景元

1924《栖霞山游记》罗光瓔

1927《栖霞山纪游》蒋维喬

1929《诗录:三月五日游栖霞山》宁墨公

1930《栖霞山旅行记》余展鹏

1934《栖霞山之游》以珂

1936《栖霞山之秋》守恒

1947《栖霞山游记》吴申淇

1947《栖霞山小游》朱介凡

1948《金陵名胜:栖霞山》苦匏

1995.10.08《深秋红叶何处挂》李仲英

2004.04.15《春栖霞看桃花》吉祥

2012.06.01《金陵明秀栖霞山》杨莹

2014.09.23《一片秋心在栖霞》孙琳

2015.11.15《栖霞秋色》黄建如

2016.04.30《去南京栖霞山》汪飞

2018.10.16《南京栖霞山:秋染枫叶画中行》许国华

2009《栖霞山》王晓辉

2020.07.05《重游南京栖霞山》汪鸽来

2020.01.20《走进栖霞观丹枫》李海波

 

 

>>> 1921《游栖霞山记》齐景元

时已至山半矣。回视诸峰。则红穴团团。雁行而列者诸佛寓也。冒然独起两叠而上者,纱帽峰也。崭然角立、上干云霄者,唐公岩也。松青杜紫,霞蔚云横。望若海上三仙山,想栖霞山之名或取乎此也。逾垣东上,朔风凌冽,砭人肌骨。遥望最高峰,尚隔里许。时已至正午,腹饱风寒,遂相约自北山而归。诸生怏怏。誓他日重游比造此极峰。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古人诗为我咏焉。

 

>>> 1924《栖霞山游记》罗光瓔

栖霞山离校约40里,乘沪宁火车,下车步行,路上高高低低不甚平坦,低处还储蓄许多的污水。四面一望,高的山,低的田,弯弯的流水,好像到了我的家乡。空气新鲜,美景满目,自然界的可爱,更使我发现无限的感想!走不到一里的路,我们的目的地已到了。看见一寺叫做栖霞寺,寺前有一小池,池中水很清澈而可爱,并有活泼的小鱼游来游去。入内喝过茶,继续前进。

 

>>> 1927《栖霞山纪游》蒋维喬

栖霞站离栖霞山二里半,步行半小时至。山有三峰,而中峰独秀,东西二峰抱拱之;寺在中峰之麓,即南齐时名僧绍舍宅所建,至今屡经兴废,非其旧矣。入寺门,有池颇宽广,名石莲池。

望见最高峰之顶,红墙宛然,道者曰:此三茅宫也;鼓勇登之,曰六七里,至其巅,则豁然高旷;前视诸山如培塿;后临大江之黄天荡,风帆点点如叶;江之两岸,筑场为田。

 

>>> 1929《诗录:三月五日游栖霞山》宁墨公

栖霞名寺有名山,况复名村在此间。

春暖正堪育蚕子,月来不觉叩禅关。

天开岩石如无缝,地喷珠泉便不凡。

晴絮弥天飞不尽,踏青人迹印幽峦。

 

>>> 1930《栖霞山旅行记》余展鹏

塔左为千佛岩,齐文惠太子就天然岩石上,依次高下深黄,凿成殿宇佛像,大小参差,数以干计,无有同者,光怪陆离,不可名状。岩前有峰,若纱帽然,称曰纱帽峰。峰顶如龛。龛有小洞,内凿佛像。前有一平石,名曰望月台。立台东望:遥见一峰曰紫盆峰,峰下有白鹿泉。相传山中水竭,居民逐白鹿至此,得泉,因以名之,明李言恭书白鹿泉”三字,嵌于峰壁。

 

>>> 1934《栖霞山之游》以珂

在这秋初的时候,景色是和春光明媚,差不上下的,我们每天在书本上消磨时光,脑海里是异常的烦忧,身子是非常的疲乏,我们应该有一种野外的游行来活泼我们的身和心。

经过了30分钟车上的生活,到了目的地,这儿是栖霞镇,离山还有五里路。经了乡人的指示,向着羊肠的小道走去,就看见红色的枫叶,红红的一扇似火团。越走近越红,到了山下,只见一片的红,我上去摘了几片,强也摘了几片,是带回去做作游山纪念的。

 

>>> 1936《栖霞山之秋》守恒

京谚:“春牛首,秋栖霞”,足见栖霞山之秋,印入都人士之脑海,非其他山灵可人。余于栖霞游者屡,昔年曾雨度屐笠登山,一在春日载阳,一在秋风瑟瑟。春日之杜鹃花开,娇艳如豆蔻年华之名门小姑,秋日之“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”,又觉满山红叶,落英缤纷,艳态横生。山灵之足以怡情养性,非格墨所能形容者。山之命名,因山生药草,可以摄生,故名摄山。

 

>>> 1937《栖霞山游记》吴申淇

千佛岭是很值得一看的古迹,它是就岩石刻成的千百佛像,于此可见我国古代艺术的一斑。沿千佛岭上去,便是枫林的所在了。不过枫林并不像预想中的那么漫山遍野,一红如天,而只是疏疏朗朗的一枝两枝,一丛两丛。秋天的晴空,蓝得那么深远,金黄的阳光,洒落在清瘦的树干上,显得那么大矫,那么飘酒,映射在殷红的树叶上,也映射在尚未转红的嫩绿叶子上,令人有一种说不出的鼓舞,说不出的喜境。

 

>>> 1947《栖霞山小游》朱介凡

年轻的松林,晴朗的秋阳,清爽的西风,渐高的山路,我单调一人缓步行走。有那么一两处,人家男女老幼野餐欢笑,我才觉自己有点寂寞。后来走上正道,先到太虚亭,空旷高起,小立嘹望,西风飘劲,远山静穆。眼面前草高色黄,由黄而微红。

 

>>> 1948《金陵名胜:栖霞山》苦匏

距金陵城垣数十里,有栖霞山。自下关乘京沪车东行半小时即达,志称一名摄山,以产灵药著名故也。下车沿山行二里入古栖霞寺前,时规模宏大,明微君僧绍舍宅奉佛, 今门前尚留巨碑。

 

>>> 1995.10.08《深秋红叶何处挂》李仲英

栖霞山在南京东北面约22公里的栖霞镇。山中除枫树以外,栖林颇多,偶尔还掺杂着一些青翠的松柏树,遮天盖地,行人走在羊肠小道上,格外别具韵味。每年的深秋季节,枫叶如舟,栖林似火,漫山红遍,层林尽染,恍若“万千仙子洗罢脸,齐向此处倾胭脂”,游人至此,犹如置身在彩霞之中。

 

>>> 2004.04.15《春栖霞看桃花》吉祥

明时,盛时泰在其《栖霞小志》中写着“春暮夏初,则红英绿荫,错落左右,游人行其下,衣袂皆有香色。”清代文人蒋士栓曾会同江宁知县袁枚,同游栖霞山,寻觅桃花涧,穿行花径,跃越碧涧,身疑世外。乾隆皇帝南巡,在栖霞山大兴土木,建了行宫,这位逍遥皇帝徜徉在山中,行至此处,也作了《题桃花涧诗》。

 

>>> 2012.06.01《金陵明秀栖霞山》杨莹

在栖霞寺门前,寺院的方丈传真法师接待了我们。栖霞的明秀,似乎从“栖霞古寺”与侧门领书“六朝胜迹”和“千佛名蓝”的蓝底金字可以见得。善恶轮回,是人世间传播的最朴素的道理,佛修来世,求神拜佛是一种形式,所以寺内的香火一直都很旺盛,诵经声不绝于耳。善男信女们匍匐在地,虔诚地拜佛,悠扬的钟声一下一下的,在人的心底泛起一阵一阵的涟漪,像雨水滋润着庄稼,一天的烦恼顷刻间都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 

>>> 2014.09.23《一片秋心在栖霞》孙琳

远远的望去,叶子还没有尽红,阳光照在上面,亮亮的,层层叠叠,让人仿佛从那叶子上看到生命和时光的脚步。R君说,来到栖霞山,都不敢用“爬山”这个词,每一个季节里的栖霞山,都如“感受黄山,天下无山”里说的那样,真正的山,是用来让人去感受去体味的。我想好的山水,正应该如同好的文字,是让人去想了解,想走近,想回味的。

 

>>> 2015.11.15《栖霞秋色》黄建如

过话山亭,越桃花湖,经赏枫阁,我们一路沿着石阶迤逦而上。所经之处,林壑幽美,蔚然深秀,道旁秋丛,含芳吐艳,如火丹枫,醉染其中。间有溪水淙淙,却不知其所出。

 

>>> 2016.04.30《去南京栖霞山》汪飞

其实栖霞山除了秋季,其它三季也各有各的特点,景色依然美丽怡人,特别是春季:春桃花、春红叶、山花烂漫、古寺禅境、江天一色、枯藤老树、怪石嶙峋等特色景观,让人觉得栖霞山的春天丝毫不输秋季。

 

>>> 2018.10.16《南京栖霞山:秋染枫叶画中行》许国华

也许是我们早来的缘故,也许是晨雾浸山的缘故,上山的人很少,显得格外幽静。从明镜湖畔的“彩虹明镜”碑缓缓向东,忽听晨钟悠悠,抬望间,黄墙红瓦的栖霞寺,掩映于古木丛林之中,笼罩在山雾晨霭之间,愈显空灵禅韵。

山路弯弯,每一个曲径通幽的小路尽头,总有出人意料的红艳惊喜。顺着山路而下,红叶谷里,一场艳遇从天而降。那山谷中的枫树一片片燃烧起来,红得那样热烈,红得那样纯粹,红得那样痴迷!

 

>>> 2009《栖霞山》王晓辉

亘古的山,因寺得名

香火缭绕,暮鼓晨钟

彩虹明镜,舍利塔影

端正千里而来的衣纽鞋身

千佛岩左手研磨品外之茶

 

>>> 2020.07.05《重游南京栖霞山》汪鸽来

枫染栖霞绿让红,临风点绛望江楼。

山亭父子凭栏眺,壁篆秦皇踏境游。

古寺沉香慈善诵,晨钟暮鼓静清悠。

时光辗转回眸去,故地流连曲径幽。

 

>>> 2020.01.20《走进栖霞观丹枫》李海波

“树树皆秋色,山山唯落晖。”唐代王绩的这句诗,仿佛就是为此时的栖霞山量身而作。行走在栖霞山中,高大的枫香、三角枫等枝叶交替掩映,偶尔漏出一丝阳光,为栖霞山瑰丽的秋季带来阵阵暖意,更增添了那么一丝灵气。

 

 


首页
产品
新闻
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