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名散文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》
1923年8月,俞平伯和朱自清二人同游南京秦淮河,先后写下同名散文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》。二人的散文展现出了不同的风格意致,整体上俞平伯的散文给人的感觉是重在写意,情感细腻而幽渺,朱自清的则在细节处多加描摹,清丽自然。
就像俞平伯所说“虽同是灯船,虽同是秦淮,虽同是我们;却是灯影淡了,河水静了,我们倦了。——况且月儿将上了。灯影里的昏黄,和月下灯影里的昏黄原是不相似的,又何况入倦的眼中所见的昏黄呢。”二人同览秦淮河,路线一致,所见景物也相差无几,但内心所感、笔触所及却有着明显的差别。桨声灯影里,是大家的秦淮河,但俞平伯和朱自清又记录下属于自己的秦淮。
俞平伯是三分醉意七分惆怅,借一双朦胧的眼赏秦淮迷离的景,不是景入了他的眼,而是他的思绪随着桨声、灯影,在这悠悠秦淮水中飘荡。画舫流荡到哪儿,他的思与愁也就漂到哪儿。所以这一路,他那双眼用得并不多。“茉莉的香,白兰花的香,脂粉的香,纱衣裳的香……”他用嗅觉感受这秦淮的活色生香,“叮当的小锣,伊轧的胡琴,沉填的大鼓……”他用听觉感受这秦淮的熙熙攘攘。
而朱自清这篇同名散文也许因为是几个月后所作,情感已较为冷静,全文找不出似俞平伯那般的醉意,拘谨而理智。这种冷静使他失去了和秦淮河浑然一体的那种视点,但却让散文沾染上几分理性的思辨。文章开头便是对秦淮河上的船只详细的描写,简直能够将那大船和“七板子”小船在读者脑海中具象化。而黄黄的散光、朦胧的烟霭、黯黯的水波,将愁思悄然牵引,直让人想起李清照那句“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许多愁。”
俞平伯感多,朱自清思多,于是在听觉上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内容。沿河妓楼飘来的歌声,俞平伯感叹是“腾沸遍了三里的秦淮河”,是构成这秦淮热闹百态的一环。在朱自清眼里却是“只是些因袭的言词,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来的”,简直不容深想。同样是拒绝歌妓,二人在脑海中的思想斗争截然不同。好在通过文字,可以稍作分析比较。
俞平伯想得简单说得也少,“不”字概括了他所有的理由和态度。朱自清略显窘迫,在诸番辩解中寻找一个能说服别人或者是说服自己的理由。在散文中,对于这件事,朱自清所用的笔墨也更多,对自己内心的活动作了极为细致的探析。他说“我的思力能拆穿道德律的西洋镜,而我的情感却终于被它压服着。”说到底,对于花钱听歌妓唱歌,朱自清有一种耻感。这是几千年来压制在文人身上的隐形枷锁——“在通俗的意义上,接近妓者总算一种不正当的行为”以及根深蒂固的偏见——“妓是一种不健全的职业,我们对于她们,应有哀矜勿喜之心,不应赏玩的去听她们的歌”。他既同情这些歌女的遭遇想要听歌,又预设歌已经失去了艺术性不值得一听来说服自己放弃。与此同时,他还猜测着俞平伯的心意,想法百转千回。最终用“这事我们是不能做的”拒绝了自己和别人。
秦淮的灯影让二人的散文都附着上了丝丝缕缕的柔情,但又如那仲夏之夜的微风,掠过秦淮水带起一阵凉意,让人思考那涟漪下的暗潮汹涌。
作者:钱羽洁